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创新创业赛事指南

发布者:学前与初等教育学院发布时间:2019-08-06浏览次数:15

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创新创业赛事,最重要的两个赛事是“创青春”和“挑战杯”。两个赛事隔年一次,交替进行。

一、“创青春”

辽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由共青团辽宁省委员会、辽宁省教育厅等多个部门和单位主办。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引导和激励高校学生弘扬时代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创青春”将所学知识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创新、创意、创造、创业的意识和能力,在促进高校学生就业创业教育、创业实践活动的蓬勃开展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两年一次的“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发现和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帮助更多高校学生通过创业创新的实际行动,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青春力量。

举办时间:

7月初开始初赛到八月末评出获奖项目并进行颁奖。

大赛类别:

大赛分商工组、农业农村组(其中另设电商组)、互联网组三个类别进行。

商工组重点关注节能环保、信息科技、先进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相关产业。

农业农村组重点关注先进种植养殖技术、农产品加工及销售、农业社会化服务、乡村旅游等领域相关产业。

互联网组重点关注移动互联网、互联网设备、共享经济、大数据、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互联网技术与应用相关产业,及运用互联网手段改造并发展传统产业。

作品申报:

分类申报

1.创新组

产品原型或服务模式已研发成型,具有成熟的商业计划书,但是尚未完成工商登记注册的创业项目。须提交商业计划书,对市场调研、创业构想、项目发展等有详细介绍,有清晰的发展模式和可靠的数据支持。附上专利、获奖、技术等级等市级以上行业主管部门出具的证书或证明。第一申报人须为产品开发、项目设计主要负责人,与相关证书或证明一致。  

2.初创组

工商登记注册时间不超过2年(含)的创业项目。须提交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特色产品认定证书等相关文件,项目成长过程或生产流程相关介绍,项目发展构想及阶段性成果等资料;涉及国家限制行业和领域的,需有相关资质证明;第一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且所占股份不低于30%(含)。

3.成长组

工商登记注册时间在2至5年(含)之间的创业项目。须提交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特色产品认定证书等相关文件,项目成长过程或生产流程相关介绍,项目发展构想及阶段性成果等资料;涉及国家限制行业和领域的,需有相关资质证明;第一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且所占股份不低于30%(含)。

4.电子商务组(农业农村)

工商登记注册时间在5年(含) 以内的创业项目。申报参赛须提交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副本、银行开户许可证复印件等相关文件, 产品认定证书等相关证件, 涉及国家限制行业和领域的, 需有相关资质证明。参赛项目须符合国家农村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方向, 以经营涉农产品及涉农服务项目为主, 如农产品销售和配送、农技服务、乡村旅游、农村物流服务等。第一申报人须为企业法人代表, 且所占股份不低于30% (含)。

5.评奖及报送全国“挑战杯”竞赛

最后结合初评分数、答辩情况和最后完善情况,对于所有参赛作品,学校将按实际情况设置一定奖项,评出最后的获奖作品。从获奖的作品中最终评选出优秀作品参加全省、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同时将按照各院系组织作品申报的具体情况,由工作委员会评出优秀组织奖若干。

获奖经验:

“问辩”之时如战场,一分一毫不可让。项目的准备可谓是十分艰难,但是更艰难的是面对那些咄咄逼人的问题时你应该如何做,一个好的“答辩”是项目成功必备的开始。

“创青春”是含金量很高的竞赛,旨在搭建全省青年创新创业展示交流、资源对接、项目孵化综合平台,整合创业服务资源,营造关心支持青年创新创业的社会氛围,帮助广大青年增强创业能力、提升创业成功率,发现、树立并宣传我省青年创新创业优秀典型,引导广大青年在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宏大实践中创新创业,打造发展新引擎,积聚发展新动能。希望同学们踊跃参加。

二、“挑战杯”

“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是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和全国学联、地方省级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全国性的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业类竞赛,承办高校为国内著名大学。“挑战杯”系列竞赛被誉为中国大学生科技创新创业的“奥林匹克”盛会,是目前国内大学生最关注最热门的全国性竞赛,也是全国最具代表性、权威性、示范性、导向性的大学生竞赛。

举办时间

大赛自十月份开始申报,从初赛至国家级竞赛时间长达一年。

参赛类别

设有哲学类、经济类、社会学类、法律类、教育类、管理类。

申报流程:

1.学院初选阶段

作品选拔工作由各学院团委承办。各学院成立竞赛组织协调机构(办公室设在各学院团委),开展竞赛宣传、报名、相关培训工作。各学院举行初评,并择优上报参加复赛的作品。

2.校级预审阶段

在学院提交初选作品后,校团委将组织校内外专家对初选项目进行预审并提出修改指导意见。

3.校内决赛阶段

学校将邀请校内外专家,对参赛项目进行评审,根据文本评审和路演答辩的两轮结果分数决定作品获奖等级,并评选出若干获奖团队作为省赛和国赛备选项目进行重点培养。

获奖经验:参赛作品应突出科学性、先进性和现实应用性;从实际出发,能够体现学校优势学科特色,且侧重解决社会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以解决热点难点问题为佳)。

三、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微公益创投活动

为进一步鼓励、支持高校大学生参与社会公益服务,满足城市边缘社区儿童多元化成长需求,促进社会公益事业发展,由共青团沈阳师范大学委员会、青杨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联合举办了沈阳师范大学2018年微公益创投活动。

微公益创投是一种新型的公益伙伴关系和慈善投资模式,资助者与公益组织合作的长期性和参与性是“公益创投”的重要特征,它强调资助方与受资助方不再是简单的捐赠关系,更重要的是与被投资人建立长期的、深入的、参与的合作伙伴关系。本次活动的举行在提升师范生专业技能和大学生公益服务能力、探寻大学生参与社会治理的新途径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项目内容:

参加2018年微公益创投活动的项目主要包括以下五类:

1.为老服务类。主要包括为老年人提供助残、助洁、助浴、助行、助医、助急等日间照料和居家养老服务,独居和纯老家庭的结对关爱、心理关怀,老年人的健康干预和健康促进,老年人的维权和文化活动以及其它满足老年人实际需要的服务。

2.助残服务类。主要包括孤残儿童照料服务、残障人士康复服务、技能培训和就业扶助、社会融入辅导以及残障人士家庭支持、文化娱乐团队建设等服务。

3.青少年服务类。主要包括社区志愿者服务、社区青少年帮教、社区少年儿童课外教育帮困等服务。

4.救助帮困类。主要包括对支出性贫困家庭和流浪乞讨人员的救助帮扶,以及为其它生活困难的居民家庭提供帮扶支援和志愿者服务等。

5.其它公益类。主要包括为环境保护、劳动就业、教育培训、科学技术、文化、体育、卫生事业提供资助及服务的公益项目。

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项目征集

1.发布公告。由区民政局通过网站、媒体和社区动员等形式,向社会发布公告,征集公益创投项目。

2.汇总申报材料。委托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汇总申报材料。汇总的材料包括:项目申请书和预算表、项目落地社区的合作意向书、社会组织登记证书(备案证书)复印件、项目负责人简历表以及工作人员名册等。

3.项目初审。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汇总上述材料后,对应项目内容和机构资质等情况进行初审。初审不符合要求的,向其说明理由。

第二阶段:项目评审

组成评审委员会。邀请第三方中介机构、相关专业人士、有影响力的社会人士等7-9人组成评审委员会。

项目评审。评审委员会对经初审符合要求的项目进行评审,以评分加无记名投票方式确定本年度微公益创投实施项目。

社会公示。评审结果在上虞民政网站及上虞日报等媒体上向社会进行公示,公示期为7个工作日。在公示期间,未发生举报、投诉的,开展项目优化和推介。

第三阶段:签订合同

区民政局、项目实施机构签订项目合同书。签订项目合同书后, 微公益创投实施项目可获得资金支持。

第四阶段:项目实施

申请资金拨付。项目实施机构根据项目实施计划按时开展各项工作,并及时向区民政局提交项目进展动态。区民政局根据进展情况将项目经费分期拨付至项目实施机构。

项目督导。委托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跟踪项目进展,指导、监督项目顺利实施,并针对项目实施机构提供能力建设服务,以提升机构实施成效和团队整体能力。

项目评估。聘请专家学者及项目管理专业人士组建评估团队,对实施项目开展中期评估和终期评估。项目评估报告是资金拨付的重要依据。

项目总结。项目实施机构在项目结束后以书面形式提交总结报告。区民政局牵头组织相关部门对活动进行全面总结,认真总结成功经验,深刻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完善意见。

四、辽宁省科普创新实验竞赛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深入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6-2020年)》,动员和激励广大学生参与科普创作,促进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知识的传播和普及,扩大科普活动的社会影响力,中国科协科普部和共青团中央学校部决定继续开展本次活动。

本活动是辽宁省科技馆、共青团辽宁省委学校部将联合组织我省青年参加哈尔滨赛区竞赛活动,此次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及创造力,提升团队协作和动手实验能力,挖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训练陈述技巧,提升文字及口语表述的能力。

举办时间

2018年12月-2019年5月

比赛类别

1.创意作品单元

第一组为未来教育,主要开展科技文创产品设计。本组命题结合科技场馆教育,鼓励参赛者开展科普教育载体的设计开发,包括科技文创产品、科普教具等,并将创意作品应用到科技场馆。各赛区承办单位可结合地区特色和需求细化科技文创产品的方向及内容。参赛选手需提交设计方案,鼓励完成模型、小样等的制作。

第二组为未来出行,主要开展桥梁创意设计。拟在部分省份选择需要建设的桥梁作为命题,参赛选手根据桥梁所在地区的地形、地貌及其他相关基础情况开展桥梁设计。组委会将优选获奖作品,邀请相关专家进一步完善设计,以便未来落地实施。

2.科普实验单元

第一组为火星探索,参赛者利用指定标准材料,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制作火星车,并完成高处降落和滑行比赛两项任务。

第二组为风能利用,参赛者利用指定标准材料,在限定条件下,设计并制作一个利用风能作为动力的装置,在逆风条件下前行。

申报流程:

登录大赛官方网址(http://kepudasai.cdstm.cn)进行报名注册,哈尔滨赛区统一用0451数字识别号。网上报名注册时间从6月1日—7月10日;参赛作品网上提交时间截止9月10日。赛题在大赛官网、辽宁省科协官网、辽宁省青少年科技创新服务平台下载

(一)命题发布阶段:8月底发布比赛通知、大赛赛题、赛制、奖励办法等相关文件。

(二)启动仪式:9月上旬。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办大赛启动仪式,邀请各主办、承办单位领导及评审专家出席,介绍大赛主题、赛制、赛程等相关安排,邀请媒体参与报道。

(三)初赛阶段:9-11月上旬。组织动员在校学生广泛开展科普实验及创新活动,参赛选手通过大赛官方网站报名参加各赛区比赛,并提交相关作品与信息。各个赛区通过大赛官方网站进行参赛队伍的各项管理工作。

(四)复赛阶段:11月中下旬。按所划分赛区分别组织复赛,并选出参加决赛的代表队伍。晋级队伍及成绩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公布。

(五)决赛阶段:12月上旬。在中国科学技术馆举行全国总决赛及颁奖典礼。获奖作品将在大赛官方网站展示。

获奖经验

具有充分地科学素养,创新创业思维及创造力,团队协作和动手实验能力,具有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潜能,陈述技巧,文字及口语表述的能力。

五、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激发高校学生创新创业热情,展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与社会投资对接平台,由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国家知识产权局、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共青团中央和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本活动的比赛类别多种多样如: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等,吸引了全国大学生的积极参与。

本次活动的举办旨在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激发大学生的创造力,培养造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力军;推动赛事成果转化和产学研用紧密结合,促进“互联网+”新业态形成,服务经济提质增效升级;以创新引领创业、创业带动就业,推动高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重在把大赛作为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引导各地各高校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探索,把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切实提高高校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

举办时间:

报名系统开放时间为每年4月5日,5月截止

参赛报名:每年4-5月

初赛复赛:每年6月-8月

全国总决赛:每年10月中下旬

比赛类别:

“互联网+”现代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信息技术服务, “互联网+”文化创意服务,“互联网+”社会服务等。

申报流程:

参赛团队通过登录“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cy.ncss.cn)或微信公众号(名称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服务网”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任一方式进行报名。并进行创建项目,填写项目信息。

获奖经验:

从大赛的规则和特点、评审专家的视角、组织工作的技巧、重点项目的培育、导师的三重定位五个方面为同学们进行经验分享。同学们一定要挖掘项目的商业价值,用心选择参赛项目,客观地讲解项目内容。在完善项目计划书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与导师的沟通和交流。

六、校企联盟大赛

为贯彻落实和推进国家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重要战略部署,以及十八大、十九大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促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科技、人才供给质量水平,促进各高校转型升级,协同推动辽宁省的创新发展,省内各高校不同专业之间互相切磋,为院校人才培养、技术创新提供动力。同时加强了联盟成员的沟通与协作,提高了我省各产业的技术应用水平,推动加快我省校企协同发展进程。      

主办单位

沈阳师范大学

举办时间

2019年6月23日

比赛类别

盟内21所高校的64名选手经过学校初赛后进入决赛,分专科、本科、研究生三个组别、六个环节进行。最终,沈阳师范大学、大连职业技术学院选手分别荣获研究生组、本科生组全能一等奖和专科组全能一等奖。